观点概述:
宏观:国外疫情好转,紧缩升温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+稳增长。国外对疫情躺平,从数据看已拐头,欧洲、美国释放明确加息信号。国内为稳增长预计宽信用将持续,疫情随着返工返校高峰到来,风险仍存。
资金面: 本周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明显下降,北向资金流入,开放式基金仓位升高,整体市场资金存量和增量减弱。
估值:整体上估值偏低,行业板块上,估值高的计算机、新能源、医药板块回落明显,而银行、基建板块估值回升。
驱动:稳增长、宽信用
策略建议:
多IH空IC:国外疫情好转,加息已在路上,俄乌局势不明。国内经济面临维稳压力,宽松的政策预计将持续,市场上预期已先行甚远,但基本面能不能跟上还未可知,叠加压力重重的国际形势,市场仍以修复为主,当前股指看反弹不看反转,大金融、基建板块相对抗跌。
风险提示:
疫情,俄乌战争,政策力度
一
宏观
国外疫情拐头,紧缩预期升温,俄乌局势在美国的煽风点火下愈发不明。国内1月社融和信贷数据超预期,但也体现了结构性问题,预计宽信用政策将持续。国内疫情散点爆发,随着返工返校高峰到来,风险仍存。
1、国际宏观
美国有官员称继续看到俄乌局势升级的迹象,甚至称俄罗斯可能最早在下周进攻乌克兰,一些国家劝本国公民离开俄乌。主要国家股市均下挫,黄金、能源、部分农产品(000061)大涨。
美国1月CPI数据亮眼,3月加息50bp的可能性增强,美股下跌。欧洲央行管委雷恩表示,加息不会马上发生,但离采取加息措施已经很近了,各国政府需要为欧洲央行提高利率做好准备。
2、国内宏观
国内开展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宽货币+宽信用协同配合。1月社融和信贷增量明显、超预期,说明宽货币确实做到了,宽信用也初见成效。但存在结构化问题,整体来说短贷好于长贷,企业好于居民,居民信贷较弱体现地产销售差和消费下行压力,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较少,投资生产意愿较弱,但基建融资需求改善,整体向好发展,政府稳增长意图明确,经济企稳预期强烈,改善融资结构。
2021年四季度GDP增速放缓至4%,经济下行压力大,估计2022年定位在5%上方,预计稳增长的政策持续发力,拉动实体经济。
基建作为重要抓手,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新、老基建和金融板块的表现将更强,而新能源近期因“纠偏”而承压,作为国家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,未来仍会有不错表现。
稳增长还有一大重点就是房地产。为防范系统性风险,相关政策陆续出台,如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,加强地产端资金流动性,但坚持“房住不炒”,以稳为主。
二
资金面
本周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明显下降,北向资金流入,开放式基金仓位上升,由于白马股重挫,多个“明星”基金净值显著下降,存量和增量均减弱。
1、资金流入
过去一周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为70亿,相比上周下降313亿。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107亿,融资余额上升39亿。
2、资金流出
节后第一周IPO融资规模较小,共融资70亿资金。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上周净减持36亿,产业资本减持压力偏强。
3、基金仓位
本周开放式基金仓位上升,截至2月11日,股票投资比例为66.18%,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升0.21%,较节前低谷明显回升。
三
估值
1、整体估值
股指目前估值不高,三大股指平均估值水平回落明显,主要驱动在于企业盈利的改善和权重股的回调。其中中证500ERP近期走势背离明显,业绩改善但指数调整,价值凸显。
2、行业估值
分行业来看,银行、基建板块估值分位上升,估值高的计算机、新能源、医药估值分位明显下降,高切低走修复的逻辑。地产金融仍然是估值分位最低的板块。而TMT板块,尤其是计算机和电子板块,估值分位下降明显。
四
股指
股指行业权重如图所示,IH主要由两部分构成,大金融板块占比35%,食品饮料+医药板块占比30%,电子电气代表的新产业方向占比13.5%,其余以各类周期和制造业方向为主,占比21.5%。IF中金融板块权重为22%,食品饮料和医药有22%,电子电气提高至17%,其余行业比重有39%。IC行业非常分散,金融比例降至5%左右,食品饮料和医药降至13%,其余分布在各行各业制造业。其中医药、电子、电气三大行业在三大股指中权重较为接近,造成三大指数分化的主要板块为金融、食品饮料(白酒)和周期制造类行业。
从板块走势看,本周行情分化明显,稳增长相关的基建、金融行业走高,医药、新能源板块大幅回调,体现在IH较为强劲,IF疲软。
五
策略
多IH空IC:国外疫情好转,加息已在路上,俄乌局势不明。国内经济面临维稳压力,宽松的政策预计将持续,市场上预期已先行甚远,但基本面能不能跟上还未可知,叠加压力重重的国际形势,市场仍以修复为主,当前股指看反弹不看反转,大金融、基建板块相对抗跌。
最新评论